導讀:上天入地的太空種子這樣煉成 真相揭露真的令人大吃一驚。23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一則公開征集航天育種實驗搭載項目的消息引發關注。到底什么是航天育種?目前已經有多少種子開展過太空之旅?如何才能成為一顆合格的“太空種子
問天艙作為專門的實驗艙,裝備了專門的存儲區,包含4℃、-20℃、-80℃等多個溫區,這也是生命科學實驗比較常用的三個溫區,可以滿足不同特點、不同周期的實驗存儲要求。除此以外,問天實驗艙搭載了實驗柜,所采集的數據不僅量大,還需要實時傳輸。因此,航天科研人員用光纖在艙內打造了一個帶寬更大、速率更快的局域網,再通過中繼衛星傳到地面,便于科研人員開展研究。
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研究員郭麗麗:其實我們有很多地面系統,我們叫有效載荷運行管理系統,科學家利用這套系統可以去監視。因為我們會對天上的數據進行接收,接收完之后會處理,呈現給科學家,科學家可以根據這些數值數據、圖像數據、視頻數據去判斷載荷的健康狀態和科學實驗的進展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套系統的控制指令,時時干預科學實驗的進展情況,包括調參數、調模式。
航天育種就是“太空種菜”嗎?
神舟飛船成了“太空帶貨小能手”,一批批的作物種子接二連三地被送上太空。有人把航天育種理解為“太空種菜”,確實有種菜,但可不僅僅是種菜這么簡單。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作物種子上過太空。
上一篇:南方強降雨將上線 北方大部氣溫狂飆 警惕降雨疊加的致災性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