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存儲芯片大廠集體“越冬” 背后真相實在讓人驚愕!劉家豪表示,在2020-2022年的階段,疫情、數字化轉型、消費電子疲軟等變量因素出現,產業對于高強度運算的需求比過往更強烈,更多互聯網、IT廠商都布局了數據中心,這也帶動數字化逐步向云上發展。用于服務器的存儲器需求會更明確,盡管當下占據的市場份額還是少數,但是展望中長期的未來,數據中心、服務器會成為存儲器市場的關鍵驅動力。
存儲芯片的頭部廠商正努力跨越寒冬。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美光,正在減產、應對庫存問題、節約資本開支,并推遲先進技術的進展,以應對存儲器需求的疲軟態勢。“我們正處于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的時期”,10月27日三星電子在三季度財報會上對投資者說,不僅如此,公司的庫存在三季度迅速增加。
存儲器是半導體市場占比的最高分支,2021年市場空間大約1600億美元,也在電子產品中隨處可見,它是一項標準化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發展得很成熟,產業隨庫存、需求、產能的變化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廠商的生產和盈利情況隨行業周期性波動而劇烈變動。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2年閃存(NAND)市場的增長率只有23.2%,這達到近8年來最低增長數值;內存(DRAM)的增長率僅有19%,并預計在2023年進一步降至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