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流言:在過去食物資源匱乏的時期,解決溫飽是一大難題,更別提如何吃的營養均衡。而現如今,飲食溫飽已經不再是問題,但卻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吃的食物營養下降了!
流言:
在過去食物資源匱乏的時期,解決溫飽是一大難題,更別提如何吃的營養均衡。而現如今,飲食溫飽已經不再是問題,但卻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吃的食物營養下降了!很多人認為食物營養無法靠人為手段保留。
真相:
同樣的食材,要想攝入更多的營養,就必須要掌握一些方法。這就給大家支5招,讓吃飯變得更營養。
①??食材處理:在烹調食材之前,必須要先處理食材,而處理方式不當則會導致食物的營養流失。比如北方很多人做菜的時候會用鹽“殺”一下,擠出水分再烹調,這會流失大部分水溶性維生素。
再比如做一道清炒小白菜,有數據顯示:小白菜切成段,炒后維生素C的損失約為30%,而如果切成細絲,炒后會損失51%,切的越細,損失的營養就越多。[4]再比如淘米次數越多,維生素B族的損失也會越多。
②??先洗后切:先切后洗會導致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從切口處流失,所以最好先將蔬菜清洗干凈后再切。
圖蟲創意
③??烹調方式:與清蒸、煮、燉、涼拌相比,煎炸烤等高溫烹調的方式會讓食物損失更多的營養。比如油炸食物的時候,油溫越高,維生素A氧化分解越嚴重,部分維生素A還會溶解于油而損失。而采用涼拌加點亞麻籽油的方式,不僅美味,還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
如果是炒菜,建議采用急火快炒的方式,可縮短蔬菜的加熱時間,減少營養流失。不過,某些豆類蔬菜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要充分加熱后才可食用。如果是做湯,建議開湯下菜,避免長時間沸水煮菜加速營養流失。
烹調好的菜肴盡快食用,不要反復加熱。
④??使用香辛料:香辛料的作用不僅僅是給菜肴提味,它們還含有多酚、黃酮等抗氧化成分,可減少烹調中蔬菜營養成分的流失。
有研究對我們常用的14種香辛料的多酚、黃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做了比較,結果顯示:在辣椒、花椒、桂皮、白芷、豆蔻、沙姜、草果、八角、丁香、黑胡椒、香葉、甘草、陳皮、茴香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為丁香,其次為桂皮、花椒。[5]
⑤??增加全谷物攝入:精白米面都是經過了攆磨加工后的食物,丟失了很多營養,所以建議飲食中增加一些全谷物的攝入。
2022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特意強調了每天要吃50~150克全谷物和雜豆。做雜糧雜豆飯就很不錯,用雜糧雜豆代替1/3~1/2的精白米面,比如燕麥飯、糙米飯、紅豆飯、紫薯飯、玉米饅頭、蕎麥饅頭等。
除了這些方法以外,還要注意食材的儲存時間,對于不好保存的食材要做到少買勤買,避免長時間儲存導致營養流失和腐爛變質。?
圖蟲創意
總結:
雖然現在大多數食物的營養在“縮水”,但針對于目前的形勢,并不需要擔心營養不良。應該做到食物多樣化,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物,優化飲食結構。
參考文獻:
[1]Mariem, S.B., Gámez, A.L., Larraya, L. et al. Assessing the evolution of wheatgrain traits during the last 166 years using archived samples. Sci Rep 10,21828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8504-x
[2]趙平娟.露地與大棚綠色蔬菜Vc含量的對比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36-337.DOI:10.3969/j.issn.1007-5739.2012.10.208.
[3]趙玉萍, 鄒志榮, 楊振超,等. 不同溫度和光照對溫室番茄光合作用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38(5):6.
[4]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上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5]單恬恬,代鈺,徐筱瑩,王宏勛,王麗梅.14種香辛料提取物的多酚、黃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較研究[J].中國調味品,2019,44(04):80-83+88.